分類: 美食新聞
人感科技系列產品亮相IFA展覽,美的用行動詮釋綠色發展理念
9月2日,以“THRIVE FOR FUTURE”(科技·與萬物同感)爲主題的“美的2023綠電行動全球發佈會”於德國柏林隆重舉行。作爲世界500強企業之一的美的,以極致的理念和產品,詮釋了“創新真正讓生活更輕鬆”,也讓世界看見家電行業綠色發展的實力和無限可能。
以人性關懷開啓綠色人居4.0時代
人們對於居住環境的要求與期待,可以說是經歷了多輪變革。從最開始僅滿足基本生理與安全需求;到滿足多樣化的空間和功能,再升級爲滿足更定製化和智能互聯的需求,如今,人居4.0時代的大幕緩緩拉開,兼顧用戶的極致享受和構建低碳綠色生活方式,成爲這一階段的新趨勢。
“可持續的城市與社區”,是聯合國17個願景之一,而爲消費者提供低碳且更好體驗的綠色產品,也是美的始終如一的追求。作爲一家擁有國際影響力的企業,美的集團已經加入世界上最大的推進企業可持續發展的國際組織——聯合國全球契約組織,與組織內170多個國家的22000家公司共創更綠色的未來。同時,作爲一家全球化科技企業,美的也始終不斷努力將更多人性化關懷注入家電,讓人居與自然和諧共生。
讓綠色發展融入品牌理念
美的所追求的人與自然融合夢想不是無的放矢。當前,中國針對提出的“3060”雙碳目標正在多方發力,表明了綠色發展的決心與毅力,走生態優先、節能環保的高質量發展道路,加快發展方式綠色轉型,成爲經濟發展的重點工作之一。
家電,製造業的創新高地,中國作爲全球最大的家電製造生產國,家電行業既要踐行綠色低碳的理念,又要成爲引領綠色發展的先行者。因此美的作爲面向世界的,中國家電代表性企業,始終將綠色發展視爲己任。
綠色未來,由家而生。本着爲消費者提供更美好生活的理念,美的還通過設計一系列的綠色產品、綠色智能解決方案以及綠色回收服務,試圖構建美的生態未來之路,賦能可持續生活方式。
綠色產品,讓綠色理念具象化
目前,美的正在從“環保設計、能源效益、資源管理,家居體驗”4個維度,推動實現美的人感科技產品的全生命週期綠色創新。
其中,“環保設計”是指通過使用環境友好型和可回收材料,以延長產品的生命週期,讓產品更便於循環回收再利用。“能源效益”則是通過優化能源利用率,實現能源利用最大化;“資源管理”針對生活常用的水資源,創新研發循環節水技術,有效減少用水。而“更好的家居體驗”則體現美的人感科技產品,從空氣、用水、廚房等多場景出發,爲用戶帶來具有溫度、極致化的舒適生活體驗。
在展區現場,美的就展示了人感科技全系列的綠色產品。
例如在環境家電方面,美的帶來了採用R-290環保製冷劑的、全球首款獲得歐洲藍天使標誌的綠色空調。美的人感科技空氣機和鮮淨感空氣掛機,在爲用戶 1:1還原健康的好空氣的同時,帶來更好的節能體驗。針對全屋定製潮流下的中央空調需求,美的推出人感科技舒適體感家庭中央空調,集製冷、制熱、空氣循環和加溼多功能於一體,支持-25-58°C的極端環境下持續工作,可以讓不同地區的人們享受到一樣的舒適與安逸。
當代人的幸福感藏在廚房裡,針對新一代的烹飪需求,美的還帶來了人感科技晶焰即速感洗碗機、人感科技無煙感煙竈套裝、人感科技安睡感破壁機、人感科技嫩感壓力鍋、人感科技微晶口感保鮮冰箱以及人感科技知味感微蒸烤一體機,這些產品在有效降低能耗的同時,試圖爲用戶打造一個安靜、無煙又環保的鮮美廚房,縱享下廚舒適樂趣,尤其是無煙感煙竈套裝,還獲得了“最快吸盡150m³空間內煙霧”的世界記錄。
此外,針對減少水浪費,減少水污染,美的人感科技舒適膚感洗烘套裝,這一產品獲得了國家綠色產品認證以及智能節能低碳運營水平認證,在產品的全生命週期內能減少300KG的碳排量,1年節約用水約60噸。
能源問題是當今世界面臨的重大挑戰之一,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日常家居生活的節能減排。應時而生,美的推出了自己的全屋能效管理系統——EcoLife+家電能源系統,做到了全屋能源可視、集成操控、風險預警、一屏直達。EcoLife+家電能源系統能夠優化用電時段,做到避峰用電,節能省錢;還能通過智能算法分析並調節設備自身運行情況,優化能耗,聯動調節多設備達到最優能耗方案;最後美的與國家電網合作設立了節電使命獎勵機制,當用戶完成了相應的節電任務,就能獲得激勵,既可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又能夠爲自己省電、省錢,讓每位用戶樂於參與、搶先參與。
美的也把“綠色” 概念融進了產品全生命週期,近年來積極踐行“以舊換新”綠色行動計劃,用戶可在3秒內完成舊機回收估值,由專業的工程師提供拆送裝一站式服務,24小時內上門拆舊,並當天裝新不久等。舊家電經過專業和高標準的回收流程,除了回收金屬材料外,提煉出的可再生塑料達到了汽車、兒童玩具的行業標準,得到了高值化的應用。通過現場拆解、工廠拆解和回收再利用,美的建立了一套完整的數字化綠色回收體系,可以有效減少環境污染,提高資源利用效率,每臺機器都有獨一的識別碼,回收流程可追溯可信賴。另外,美的將在產品包裝上採用環保設計,每個產品外包裝均有相關說明,用戶可根據指引完成操作,培養用戶日常可持續生活習慣。
與美的一起奔赴美好綠色未來
活動當天,美的全球品牌代言人——埃爾林·哈蘭德也以視頻的形式出現在發佈會現場,足球世界前鋒爲科技先鋒助陣,雙鋒相遇,也彰顯着美的讓可持續發展成爲先鋒的決心。
科技支撐是家電產品的關鍵。憑藉綠色低碳科技的創新能力,美的正在制定並嚴格執行綠色標準,設計更多環境友好型產品。今後,美的將持續以解決用戶真實需求爲核心,不斷優化完善產品與服務,讓用戶得到貼心、有溫度的體驗。美的倡導在未來與用戶、與世界在可持續發展道路上攜手前進,實現共同創造的美好願景!
G7資助的越南專家被捕,減排成負面影響,中國或可借鑑
實際上越南本來就面臨着嚴重的電力短缺,不得不大量從中國進口電力。在這種情況下,越南正在考慮擴大燃煤火電廠的規模,以滿足能源需求。因此實現零碳排放目標實際上會對越南的能源供應造成阻礙,進而妨礙經濟發展。
可以說,這些環保專家在越南所做的工作實際上被視爲“公知”,因此越南公安採取了嚴厲的手段直接將其抓捕。這表明越南政府對於環境問題與經濟發展之間的平衡存在不同的看法和考量。
這一事件背後凸顯出一個重要問題:在追求經濟增長與環境保護之間如何取得平衡。越南作爲一個發展中國家,急需經濟發展來改善人民的生活水平,但同時也面臨着環境污染和能源短缺等嚴峻挑戰。在這種情況下,實現零碳排放目標可能需要更長時間和更大的努力。
《人生之路》结局:莹莹到底是谁的孩子?从三处细节可以看出答案
雲林膜業受邀參加2023國際綠色低碳技術展
2023年8月15日-16日,2023國際綠色低碳技術展將在太湖龍之夢會議中心舉行,展會以“倡導綠色發展理念,聚焦綠色科技”爲主題,集中展示創新前沿趨勢,分享綠色發展經驗和成果,圍繞實現“雙碳”目標促進國際科技界開放信任合作。國家能源、能建集團、雲林膜業(DCL彩繪)等能源相關企業將集體亮相。
政府引導 企業爲主
帆船比赛结束后为何不能马上出结果?
作爲2023國際綠色低碳創新大會系列活動,國際綠色低碳技術展秉持“政府引導,企業爲主,市場化運作”的基本原則,圍繞湖州市八大新興產業鏈,推動戰略性新興產業融合集羣發展,打造一個國內一流、國際知名的綠色科技發展招商引資平臺、交易與對接平臺、科技創新成果發佈平臺、品牌推廣平臺。
五大板塊 四大展區
本屆國際綠色低碳技術展以線下實體展+線上雲會展(國際)結合的方式展出。線下實體展主要包括綠色能源、新能源汽車、半導體及光電、新材料新裝備四大展區(其中雲林-DCL車身彩繪在新能源汽車區展出)。雲展會平臺向國內外有關行業人羣免費開放使用,同步上線雲展會微信小程序,爲業界提供技術產品線上展示,會議論壇信息查閱等服務。
與此同時,展會將圍繞綠色能源、綠色生活、綠色建築、綠色農業、綠色交通等領域,開展“科創中國”綠色低碳實踐案例徵集工作,由大會學術委員會組織專家選取精品案例,並藉助展會平臺在啓動儀式上對精品案例進行集中發佈。搭建技術交易成果發佈平臺,組織綠色低碳領域若干場相關技術進行現場交易,並通過平臺進行發佈展示。
雲林膜業(DCL彩繪)創新成果展現
據瞭解,國際綠色低碳技術展是高規格的綠色低碳科研技術成果展示盛會,由中國科協新技術開發中心有限責任公司、中國環境科學學會、中國能源研究會、中國煤炭學會、中國城市規劃學會、浙江省科協、湖州市委市政府等多家“中”字頭科研單位及政府機構聯合主辦,總體規模7200平方米,只有得到組委會專家組特約邀請的企業才能參加展出。
本屆國際綠色低碳技術展的新能源汽車展區雲聚了極氪、零跑、中信戴卡、雲林膜業等多家新能源汽車產業相關的名企。其中雲林膜業作爲汽車膜行業唯一一家企業,攜手旗下品牌DCL車身彩繪,展出汽車薄膜領域的最新車身彩繪產品及技術解決方案。
作爲一家專注於薄膜複合材料領域的創新企業,雲林膜業一直致力於推動綠色和低碳技術的發展,以應對全球環境挑戰。本次能夠作爲唯一的薄膜企業受邀參展,足見雲林膜業在薄膜領域的創新領導地位。以此爲舞臺,雲林膜業本次以“探索元宇宙,共圖可持續”爲主題,首創性在行業提出“元宇宙”概念,同時以DCL車身彩繪產品、現場AR體驗爲契機,全面展現企業在新材料、新設備、新工藝、新應用方面的創新思路,與全行業專業人士及全球領導者分享發展經驗和科研成果。
新時代中國調研行·黃河篇丨綠映“幸福河” 共唱“幸福歌”——我國着力構建沿黃生態廊道
新時代中國調研行·黃河篇丨綠映“幸福河” 共唱“幸福歌”——我國着力構建沿黃生態廊道
新華社北京9月21日電 題:綠映“幸福河” 共唱“幸福歌”——我國着力構建沿黃生態廊道
新華社記者
自青藏高原奔涌而下,蜿蜒過山脈與盆地,流淌過平原和丘陵,黃河孕育了中華大地古老的文明,是中華民族的根和魂。
在黃河兩岸,各地爲保護黃河生態做出的努力處處可見。隨着黃河重大國家戰略的落地實施,黃河流域協同保護、共建沿黃生態廊道成爲共識。黃河成爲惠及廣大民衆的“幸福河”。
生態優先
黃河入海口處,壯觀的河海交匯景象鋪展開來,一條黃綠相間的“飄帶”,把河水與海水分成兩半,河黃海清,涇渭分明。
大河息壤,百鳥翔集。近年來,經過持續不斷的生態修復,黃河三角洲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鳥類數量持續增加,每年有600多萬隻鳥兒在這裡遷徙、越冬、繁殖,被稱爲“鳥類國際機場”。
“俟河之清,人壽幾何”,古人對黃河的無奈嘆息,也飽含無盡期盼。新中國成立以來,沿黃各地加強水利建設,保護生態環境。隨着黃河重大國家戰略的出臺,沿黃生態廊道建設日見成效,黃河流域生態保護迎來新篇章。
驅車行進在寧夏銀川市的濱河水系沿岸,黃河岸邊大大小小的溼地組成一幅美麗生態畫卷。銀川市串聯入黃溼地8處,截流9條主要入黃排水溝匯入其中。通過科學種植蘆葦、菖蒲、睡蓮、荷花等植物,並投放魚蝦貝類等水生動物,濱河水系構建起完整的溼地生態淨化系統。
“主要污染物濃度明顯下降,入黃排水溝水質全部達標。”銀川市溼地保護中心副主任呂金虎說,濱河水系不僅成爲生態長廊,還形成“淨化器”,有效保護黃河水生態環境。
生態優先的理念,如今貫穿於黃河沿線各地。作爲黃河唯一穿城而過的省會城市,自2019年8月以來,甘肅蘭州市大力實施國土綠化,積極開展重點區域生態修復和保護,目前累計完成營造林41.95萬畝,草原生態修復8.6萬畝,城市綠地新增改造392.36公頃。
“蘭州取得的成果來之不易。”蘭州市林業局一級調研員張守琪說,當地造林立地條件相對較差,但一直堅持合理運用集水、節水造林技術,持續提升水源涵養能力。
生態共治
在銀川市,有一個專門“變廢爲寶”的工廠——粉煤灰、爐渣、脫硫石膏等固體廢料經過多道生產工序,最終變爲綠色環保新型建材。而固體廢料的來源則是緊鄰工廠的“產廢大戶”寧夏電投西夏熱電有限公司。據項目建設負責人吳玉華介紹,整個生產過程不產生廢水、廢料,還高效利用熱電廠餘熱,最終產品中也不含有害物質。
黃河之濱,綠色產業集羣加速形成,降碳減污擴綠增長進展順利,產業鏈創新協同邁出堅定步伐。這不僅爲沿黃生態廊道構建貢獻力量,也成爲我國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註腳。
黃河下游,新晉“網紅城市”山東淄博的市政府辦公樓屋頂上,一排排藍色的光伏電板整齊排列。“利用閒置屋頂,我們根據實際情況鋪設光伏板,年均發電量約4.95萬千瓦時,25年可節省標準煤約397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約1142噸,減少碳粉塵329噸。”負責該項目的山東齊盛佳新能源有限公司運營經理黃川說。
越來越多力量參與到黃河流域生態保護中。近年來,河南省檢察院立足公益訴訟職能,通過開展妨礙河道行洪專項監督活動,依法推動525個妨礙河道行洪突出問題清理整治,加大對非法採砂、礦山治理、違法養殖等危害黃河生態突出問題的辦案力度,助力解決農村生活垃圾亂堆、農業面源污染等多種問題。
記者走訪過程中發現,推動環境保護、構建沿黃生態廊道,從來都不是少數部門的工作。政府、企業等多方共同參與、協力推進的良好局面正在形成。
生態惠民
日益完善的沿黃生態廊道,如今正成爲普惠的民生福祉。黃昏時分,黃河南岸,鄭州北部的馬渡下延吸引衆多市民前來,大家掏出手機爭相拍攝“長河落日”的景色。
鄭州市委常委、金水區委書記張紅偉告訴記者,近年來當地以保留鄉村歷史文化、留住鄉愁爲宗旨,打造“三產融合共生”的未來鄉村實驗區,吸引遊客的同時,村民也迎來新生活。
銀川市賀蘭縣的稻漁空間鄉村生態觀光園裡稻秧搖曳。稻漁綜合種養田利用魚糞給水稻提供養分,水稻、魚蝦、螃蟹、田螺等和諧共生,形成生態循環農業模式,在節約水資源的同時提高農業附加值,推動一二三產融合發展。
目前該園區年均吸引遊客超過20萬人次。村民把土地流轉出去,一畝地流轉費加二次分紅一年可得900多元,解放出來的勞動力在觀光園打工,一年還能增收2至3萬元。
沿黃生態廊道的構建,也激發出廣大民衆積極向上的精神動力。甘肅甘南藏族自治州卓尼縣,黃河一級支流洮河岸邊秋景宜人。岸邊的柳林鎮奤蓋村,磚木結構的藏式民居依山傍水,乾淨整潔的村莊與碧水藍天遙相呼應。
奤蓋,藏語意爲“大鵬”。如今村民正朝着村美、民富、業興的美好願景前行,展現出“風鵬正舉”的新姿態。(記者張武嶽、任瑋、王朋、吳剛)
核聚變來了!世界格局將大洗牌?
核聚變技術的商業化是一個非常複雜和困難的過程,需要克服很多技術和經濟的挑戰。目前,世界上還沒有一臺核聚變反應堆能夠實現穩定、持續、高效的能量輸出。
不過,中國的目標是在2030年代運行可控核聚變示範堆(CFETR),並在2040年代以後實現商業化發電,例如,中國的超導託卡馬克裝置(EAST)在2020年12月創造了101.2秒的高約束模式等離子體運行記錄,並在2021年1月實現了20秒的超過1億攝氏度等離子體運行記錄。美國的國家點火裝置(NIF)在2021年8月實現了首次正能量增益的激光慣性約束聚變實驗。
據一些專家預測,如果繼續加大投入和創新,核聚變技術有望在2035年左右實現商業化。當然,這也需要各國之間的合作和交流,以及公衆對核聚變技術的理解和支持。
爲什麼世界上那麼多國家都在積極發展核聚變的能力?
因爲核聚變就像地球上的太陽一樣,產生同樣的反應。
核聚變的優點:
因此,核聚變技術被認爲是未來最理想的技術之一,同時,核聚變技術還是一種具有戰略意義的前沿技術,各個能源大國都在積極參與核聚變研究和合作。
罕见!这一指数首次暴跌10%,发生了什么?香港资金价格涨疯,定存利率飙至5.4%,是何原因?
其實各國都在花重金在覈聚變研究上,一旦某個國家完全掌握核聚變的能力,也就相應地掌握了世界能源,那麼世界格局將會重寫!石油、天然氣、煤礦等等能源將失去競爭力!俄羅斯、伊拉克、伊朗、迪拜這些國家的經濟可能受到嚴重影響!
小米13T Pro真机曝光,高端版配备16GB内存和1TB存储
“智·汇聚匠心”扩展威胁检测响应(XDR)技术专题沙龙成功举办
蜂巢能源先蜂產業合作伙伴全球招募即將啓動
2023 年 10 月 16 日
美食新聞
No Comments
Ernest Stuart
蜂巢能源先蜂產業合作伙伴全球招募即將啓動
本站汽車綜合5月18日報道 近日,動力電池新勢力標杆的蜂巢能源即將發起“先蜂產業合作伙伴全球招募活動”,面向全球招募高潛力的技術領先企業或高校技術團隊進行創新技術項目孵化。招募重點聚焦鋰電三新(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和工業互聯網(大數據、AI智能、通信等)領域,通過招募和孵化創新技術項目,爲企業快速成長賦能,助力構建優化的產業生態。
[图]只卖169元的小米新“平板”:其实是变形金刚
作爲一向在產業創新方面走在行業前列的科技公司,蜂巢能源繼續用實際行動爲行業做出探索示範。
以巴衝突衝擊全球金融市場 黃天牧:對台股有信心
TWh時代下動力電池行業的挑戰
隨着新能源汽車的爆發式發展,動力電池行業正在快速邁(參數丨圖片)向TWh時代,由此動力電池領域的智能化製造升級已經迫在眉睫,也成爲全球動力電池企業競爭的重要戰場。綜合行業各種相關信息來看,頭部電池企業的製造轉型主要圍繞以下方面展開:
碩士工程師到寶雅偷11件化妝品 得手7千判罰3萬
墨陌槿 小說
一是效率的提升:動力電池單線產能正在從2-3GWh向5~6GWh,甚至10GWh以上邁進。
二是品質的提升:動力電池缺陷率從ppm(百萬分之一)級別向ppb(十億分之一)級別提升,安全性能把控從6西格瑪向9西格瑪靠攏。
三是成本的降低:在原材料成本大幅波動的大環境下,通過製造環節降本,已經成爲電池企業的必須面對的命題。
四是管理能力的提升:更大規模的製造,意味着多工廠、多業務板塊、大供應鏈、大製造、大交付等極爲複雜的管理考驗,這需要動力電池企業加大數字化能力,切實提升整體運營管理能力。
以巴衝突 黃天牧:對台股韌性有信心
五是製造環節零碳轉型:碳中和目標下,動力電池製造環節的零碳轉型已經勢在必行,亟待通過效率提升、能耗降低等方式實現零碳轉型。
上述背景之下,目前動力電池製造將從現在的自動化階段,向數字化與智能化全面升級。業界的普遍共識是,產業升級需要在產線及製造環節進行AI智能、大數據、雲計算等的深度融合。
蜂巢能源創新引領鋰電智造升級
蜂巢能源此次發起“先蜂產業合作伙伴全球招募活動”,直面動力電池企業轉型中的五大挑戰,正是希望通過自身的探索示範,提升自身智能製造水平的同時,助力引導行業智能製造的升級。
據悉,本次招募重點聚焦鋰電三新(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和工業互聯網(大數據、AI智能、通信等)等領域,面向全球招募高潛力的技術領先企業或高校技術團隊進行創新技術項目孵化,通過招募和孵化創新技術項目,爲企業快速成長賦能,助力構建優化的產業生態。
5億產業鏈投資基金重磅助力:蜂巢能源將牽頭設立5億元產業鏈投資基金,以支持孵化鋰電行業創新技術,賦能企業發展。
技術孵化平臺等你入駐:作爲蜂巢能源的全資子公司,章魚博士瞄準AI智能製造領域,將爲入圍企業提供技術孵化平臺,以先進的試驗環境、通用平臺、算力基礎及產品驗證基地,協同入圍企業完成從0-1產品轉化。
走鐘獎《YT猴的一生》太寫實 黃豪平驚曝典禮現場:都沒人笑
招募活動將於5月23日正式啓動,預計歷時三個月,通過項目徵集、評選、路演等階段,選出最終入圍的8強團隊,通過投資盡調後將有機會分享5億元產業鏈投資基金並獲得章魚博士平臺孵化支持。
银霞发声明控诉「医疗疏失」 曝光5年抗癌心酸
《电零组》汽车三电系统升级 崧腾营运露曙光
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