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 全球新聞
比利時恐攻 特警逮2嫌 IS承認犯案
稍後在阿姆斯特丹附近的火車站發現三個罪嫌,不過他可能已搭上這班歐洲之星列車前往巴黎。
目前伊斯蘭國(IS)已出面承認犯行,表示此舉是對於各國打擊伊斯蘭國的報復行動。
5案例揭长照政策脱节 ETtoday《台湾长照家庭图鉴》入围「吴舜文新闻奖」
巴黎艾菲爾鐵塔「觀光客遭刺1死1傷」 兇嫌曾宣誓效忠伊斯蘭國
巴黎艾菲爾鐵塔「觀光客遭刺1死1傷」 兇嫌曾宣誓效忠伊斯蘭國
▲巴黎街頭髮生隨機攻擊事件,兇手曾宣誓效忠伊斯蘭國。(圖/路透)
文/中央社巴黎3日綜合外電報導
法國反恐檢方今天表示,在巴黎艾菲爾鐵塔附近持刀攻擊一名遊客致死的男子,曾在上傳社羣媒體的影片中對武裝激進聖戰組織伊斯蘭國宣誓效忠。
法新社報導,資深檢察官李卡爾(Jean-Francois Ricard)告訴記者,以激進伊斯蘭主義分子爲當局所知的這名攻擊者曾經與犯下法國其他近期攻擊案的行兇者透過社羣媒體聯繫,並且因爲精神問題而遭到嚴密心理監控。
他並表示,行兇男子的母親10月間曾經對兒子的行爲表達憂心,但是當時沒有足夠證據可以採取法律行動。
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伊斯蘭激進運動哈瑪斯集團(Hamas)開戰後,法國發生一系列看起來似乎是孤狼攻擊的事件而處於維安最高警戒,昨天深夜這起攻擊在此一背景下發生。
具法國公民身分的攻擊者米揚多布(Armand Rajabpour-Miyandoab)1997年生,父母是伊朗人。
他昨晚9時30分左右持榔頭和刀子攻擊23歲的德國裔菲律賓男性,造成對方死亡。
一名計程車司機介入後,米揚多布逃離艾菲爾鐵塔(Eiffel Tower)附近橫跨塞納河(Seine River)的比爾阿克姆橋(Bir-Hakeim)時高呼「真主至大」。
他在橋另一頭碰到巡邏警察時,聲稱穿了炸彈腰帶並且再度跑開,持榔頭攻擊分別爲66歲、60歲的英國籍和法國籍路人。
他最後被以電擊槍射出的兩發電擊針擋下才遭到拘留。
李卡爾指出,米揚多佈於10月初在社羣媒體X開設的帳號中顯示出「與哈瑪斯(Hamas)、加薩(Gaza)和巴勒斯坦有關的發文內容更普遍」。其中包括操阿拉伯語,將自己描述成爲伊斯蘭國(IS)在阿富汗的戰士。
「在這則影片中,他宣誓效忠伊斯蘭國,並且對非洲、伊拉克、敘利亞、西奈半島(Sinai)、葉門或巴基斯坦的聖戰士表達支持。」
根據李卡爾,米揚多布的家庭無宗教信仰,但是他於18歲時皈依伊斯蘭教,對大量伊斯蘭國宣傳着迷。
米揚多布曾有於2016年加入伊斯蘭國在伊拉克和敘利亞組織的計劃,而且是曾在巴黎郊外馬尼安維爾(Magnanville)住家殺害兩位警察那名男子的臉書友人,不過雙方沒有互換訊息。
独/秘境-1!阳明山「S形落羽松大道」遭闯烤肉野营 地主不开放了
當年底米揚多布曾因策劃攻擊而被捕,服刑4年出獄後遭到嚴密監視。
當局根據社羣媒體上的聯繫而加強對米揚多布監控,包括他與後來於2020年犯下法國教師帕第(Samuel Paty)斬首案的伊斯蘭主義攻擊者間的聯繫。
李卡爾說,截至今年4月,米揚多布都還因爲精神疾病而接受強制精神治療。
李卡爾表示,「行兇者家庭或社交圈中」有3人於今天下午遭到拘留。
正妹參加公司派對後消失 離奇陳屍豪華大樓垃圾桶
▲賈克琳參加完派對後失蹤,並未返回住處,隔天也沒有去上班。(圖/翻攝自臉書、X)
記者詹雅婷/綜合外電報導
美國24歲女子賈克琳(Jaclyn Elmquist)在紐約曼哈頓參加工作派對,結束後整個人搖搖晃晃走在街上,接着離奇失蹤。她的屍體8日在一棟豪華公寓大樓垃圾滑槽底部被發現,死因正在調查中。
綜合紐約郵報、NBC New York報導,賈克琳來自明尼蘇達州,在招聘公司Mission Staffing上班,但她參加工作派對之後,再也沒也回到布魯克林的住處,且隔天也沒有去上班。
17%上班族认「曾出轨同事」!公司聚会成外遇圣地 调查曝惊人结果
▲賈克琳整個人搖搖晃晃,似乎連站都站不穩 。(圖/翻攝自NBC New York)
依據監視器拍攝到的畫面,賈克琳當時沿着街道往前走,但她整個人搖搖晃晃,似乎連站都站不穩,後來進入一棟大樓內,最終命喪此處。她的遺體是被一名正在倒垃圾的工作人員發現。
然而她走進去的大樓並非她的住處,當初她是如何進入這棟建築物仍不得而知,外傳死者的身體、頭部均受傷。消息人士透露,現階段尚不清楚她是否有喝醉,但不排除相關可能性,正進一步調查,死因與死亡方式仍待確認。
my cousin Jackie Elmquist has been missing since last night after she left a work party in Manhattan- she didn’t come home or show up for work this morning please spread the word so people in the area can see it since all of her family lives here in Minnesota pic.twitter.com/kOyqUYS3Q1
找出長期「盤整區間」震盪個股 專家教你買在地板價輕鬆穩賺300%
重演阿拉法特命運?美國、以色列擬將哈瑪斯戰士驅離加薩
重演阿拉法特命運?美國、以色列擬將哈瑪斯戰士驅離加薩
田园娇宠:农女世子妃
我在泰国卖佛牌的那几年
以色列揚言要追剿所有的哈瑪斯領袖,令好戰團體不再威脅以國人民。圖爲哈瑪斯民兵。(路透)
以哈之間戰火1日恢復,但以色列和美國已在研議縮短戰爭的方式,可能重演1982年允許巴勒斯坦解放組織領袖阿拉法特率領1萬1000名戰士離開貝魯特的歷史,讓戰士離開加薩,永絕哈瑪斯這個後患。
1982年,以色列軍隊結束包圍黎巴嫩首都,讓巴勒斯坦戰鬥人員撤離的協議,是美國居中調解出來的;如今,如何處理哈瑪斯數千戰鬥人員一事,美國官員也加入討論。
根據華爾街日報獲悉以色列智庫提出的方案,戰後的加薩必須是「沒有哈瑪斯的安全區」,由沙烏地阿拉伯和阿拉伯聯合大公國支持的新加薩政府治理。
爲了達此目的,以色列和美國研議讓哈瑪斯戰士及眷屬「退場」方案,否則不但無法儘快結束戰爭,更遑論重建加薩。
不過,以、美、阿拉伯國家之間對戰後誰來統理加薩、誰來維護200萬加薩人民的安全等問題,目前還沒有共識;美、以之間對約旦河西岸的巴勒斯坦政府屆時該有何角色也還爭論未休。美國和以色列討論了強迫低階戰鬥人員遠離加薩,讓這些美國眼中的恐怖分子不再爲患,但對如何處理哈瑪斯戰士與眷屬還沒有定論。
以色列估計,10月7日哈瑪斯突襲以色列之前,在加薩有3萬戰鬥人員。以色列軍方估計,目前爲止已剿滅好幾千名哈瑪斯民兵,其餘如何處理?貝魯特模式於是浮現。
以色列當年包圍、轟炸貝魯特長達兩個月,目的是要困死巴解組織,最後由美國出面,以色列同意讓阿拉法特帶領1.1萬名巴勒斯坦戰士撤離到突尼西亞。
即使貝魯特模式在加薩重演,但以色列不願放過加薩領導人辛瓦爾(Yahya Sinwar)和軍事指揮戴夫(Mohammed Deif)),因爲突襲以色列,造成1200軍民死傷的行動,就是他們策畫的。即使這兩人死了,基層戰士肯不肯流亡,也是問題。
延伸閱讀
《国际金融》10年期债息涨破1.56% 美股三大指期大跌1%
耶路撒冷槍擊事件致1死8傷 2名槍手被擊斃
新華社耶路撒冷11月30日電(記者呂迎旭 張天朗)以色列媒體援引以急救部門的通報說,耶路撒冷魏茨曼大街一公交車站30日發生槍擊事件,造成1名女性死亡、8人受傷。另據以色列警方消息,2名槍手被當場擊斃。
唐绮阳「突看不清书上的字」!检查才知眼睛出问题 宣布休养治疗
安華執政週年返伊斯蘭舞臺 南海議題軟中帶硬不退讓
馬來西亞首相安華積極出訪國際拚外交,且針對南海議題時堅持國家主權不退讓。今年他兩度訪中,更積極走訪鄰近國家如泰國等。圖爲安華與泰國總理於泰馬邊界會面。(圖/路透社)
馬來西亞首相安華執政週年,積極出訪國際拚外交,重返伊斯蘭舞臺中心,但南海議題則軟中帶硬,雖寄望「南海行爲準則」談判,但對中國新版地圖涵蓋沙巴等海域,仍堅持國家主權不退讓。
馬來西亞去年11月19日舉行第15屆大選。安華(Anwar Ibrahim)於同年11月24日宣誓就職第10任首相,隨後在12月初宣佈領軍的團結政府閣員名單。
安華就任首相後曾分別於今年3月與9月間兩度訪問中國,但他更頻走訪國際社會,尤其是東南亞鄰近國家如印尼、汶萊、新加坡、泰國與菲律賓,強化與國際社會連結並爭取話語權。
在巴勒斯坦議題方面,安華成功強化在馬來社羣支持巴勒斯坦印記,也出席伊斯蘭合作組織(OIC)緊急會議,力挺受難的巴勒斯坦婦孺,呼籲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停火,譴責加薩走廊醫院遇襲事件違反國際法。
值得注意的是,安華昨天在國會最新談話提及支持巴勒斯坦,並非僅有同爲穆斯林的單一因素,而是基於人道主義與正義原則,巴勒斯坦的穆斯林雖佔絕大多數,但仍有不少信仰基督教的非穆斯林羣體。
大馬時事評論員馮振豪(Foong Zhen Hoe)也以以巴衝突爲例,認爲馬來社羣對安華支持度可能有所上升,這與安華在外交上支持巴勒斯坦立場有關,安華與其團結政府不斷在中東穿梭協調,表達穆斯林立場,相對凸顯安華在馬來社羣形象與聲望。
根據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馬來西亞學者分析,這可能也是安華執政一週年在馬來社羣聲望上升原因,相對彌補在內政與經濟方面稍顯不足的施政表現。
大馬媒體引述努山達拉策略研究院(NASR)資深研究員艾茲米(Azmi Hassan)觀點認爲,安華在國際舞臺演說等表現,恢復大馬在全球的聲譽,尤其在以巴衝突後力挺巴勒斯坦困境與人權議題,更獲得世界關注。
對於南海議題,中國今年8月公佈新版地圖也擴大對南海爭議性海域紛歧,尤其,新版地圖將馬來西亞沙巴(Sabah)和砂拉越(Sarawak)附近大部分海域等標示爲中國領土。
馬來亞大學亞歐學院(Asia-Europe Institute)副院長羅伊(Roy Anthony Rogers)認爲,「南海行爲準則」(COC)仍是解決南海局勢衝突方式,中國如有意成爲負責任的大國,就要遵守國際法。
安華多次透過國際場域表達根據國際法解決立場,說明南海議題須根據1982年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等國際法原則,透過對話與協商並以和平理性方式解決。馬來西亞外交部聲明表示,中國新版地圖對大馬沒有拘束力,外交部長贊比裡(Zambry Abdul Kadir)更向中國政府遞交抗議照會。
熟悉東協地緣政治的大馬分析人士說,大馬雖與中國保持經貿互動,南海議題仍寄望「南海行爲準則」,但對中國公佈新版地圖涵蓋沙巴等海域,則堅持國家主權不退讓,這也凸顯安華以「軟中帶硬」立場,應對中國在南海的逐步擴張。
在地下城尋求邂逅是否搞錯了什麼(期待在地下城邂逅有錯嗎)第1季 大森藤野
社運人士、馬大新青年前主席黃彥鉻(Wong Yan Ke)認爲,在中國公佈新繪製新版地圖的南海議題上,馬來西亞的團結政府積極捍衛主權,拒絕認同中國這種霸道的行爲。
尤其,安華多次提及東協要維護其核心地位,防止主要大國的分裂行動,避免受到無節制競爭破壞,大馬分析人士強調,團結一致的東協是大馬的最佳後盾,安華意欲透過東協匯聚各國力量進行對話與合作,以區域集體力量完成「南海行爲準則」談判。(編輯:陳承功)1121130
臺灣文創風席捲馬來西亞 搶攻時尚文青新客羣
臺灣文創風潮席捲大馬,臺灣文創業者COVID-19疫情後首波主攻新南向文創市場,其中,兼具書寫功能的「二合一」客製化筆箸、精品類的紙類文具如筆記本均具設計巧思,搶攻時尚文青新客羣。
吉隆坡臺灣貿易中心今天在吉隆坡JW萬豪酒店(JW Marriott Hotel Kuala Lumpur)舉行臺灣文創設計商機媒合會,包含文具、時尚家飾、餐具、伴手禮等11家文創業者跨海尋求新南向國家商機。
吉隆坡臺貿中心主任彭湘尹表示,臺灣強大的客製化禮贈品創新能力受到馬來西亞文創產業鏈關注,臺灣文創產品包羅萬象,具有市場區隔及高品質優勢,這次也是臺灣文創產業業者於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疫情後首波主攻新南向國家大馬的文創市場。
身兼臺灣文創團長的昶富國際實業總經理孫嘉奇告訴中央社記者,大馬爲東南亞新興市場,是目前全球最具發展潛力的市場之一,大馬中產階級的人口素質和市場消費均極均潛力,非常值得臺灣文創產業拓展商機。
孫嘉奇以這次實際參訪百貨商場和文創產業園區爲例,說明臺灣商品在大馬展現出高度的市場消費潛力,是一塊值得開發的處女地。
他強調,過去臺灣文創產業均重視歐美及日韓市場,但新南向國家擁有高人口紅利與新世代高成長消費力。尤其,大馬近年消費趨勢追求高質感文化生活,注重品牌,非常適合臺灣文創產業進駐。
外貿協會指出,這次11家文創業者含括設計家居、禮品文具、文創生活用品,受到大馬文創業者關注,諸如有藉由金工創作結合茶香道具、沉香飾品,將「美」實踐於生活中,推廣有文化底蘊的文創商品。其他如融合傳統工藝和現代科技,並以療愈藝術品形式傳遞東方文化的CHIRP鳥鳴時計和BIRD陶瓷鳥燈。
這次文創產品有充滿色彩及童趣的木製設計產品、攜帶式巧拼地墊與野餐墊,以及發揮水庫淤泥改良而成的水泥材料優勢,結合各式各樣模具與工具結合的「材料包」,讓親子同樂,搶攻大馬穆斯林、華人與印度社羣的兒童市場。
經濟部國際貿易局爲協助臺灣文創產業掌握新南向國家文創商機,由外貿協會籌組「Taiwan in Design 新南向文創設計拓銷團」從6月25日起至7月1日分赴大馬與新加坡進行「文創設計商機媒合會」。臺灣的文創產品已先於16日至26日在大馬誠品書店設立專區展示,吸引大量人潮。
臺積電ADR下跌0.6% 較臺北交易溢價8.1%
臺積電。 路透
臺積電ADR週一下跌0.6%,收在97.21美元,較臺北交易溢價8.1%。費城半導體指數同日小跌0.2%。
周線已連四漲的美國股市週一小跌,在感恩節後稍事休整,假日購物季已進入高潮,零售商在網購星期一推出優惠吸引對價格敏感的消費者。道瓊工業指數下跌56.68點,跌幅0.2%,收在35,333.47點;標普500指數跌8.91點,跌幅0.2%,報4,550.43點;那斯達克綜合指數微跌9.83點,跌幅不到0.1%,報14,241.02點。
輝達(Nvidia)上漲近1%,結束連續三日頹勢。
臺灣加權股價指數週一下跌150點,收在17,137.42點,臺積電下跌1.2%收在568.00元。
個股 ADR代碼 ADR收盤(換算後) 漲跌幅(%) 臺北上市股票收盤價 溢價率(%)
日月光 ASX 134.18 -0.93 126.00 6.49
中華電 CHT 119.88 +1.12 120.00 -0.10
臺積電 TSM 613.80 +0.63 568.00 8.06
聯電 UMC 49.50 -0.51 49.50 0.01
*匯率換算依據紐約時間下午5:30的彭博數據
竟然有水果!美女醫點名5種食物沒想像中健康
加州知名美女網紅醫生布朗(Mijin Brown)警告,水果、果汁、燕麥奶、燕麥片、米餅在內等5種食物,並不如想像中的健康。(示意圖/shutterstock)
加州知名美女網紅醫生布朗(Mijin Brown)月中發佈影片,指出水果、果汁、燕麥奶、燕麥片、米餅在內等5種食物,並不如想像中的健康。
綜合《紐約郵報》(New York Post)、英國《每日郵報》(Daily Mail)報導,在TikTok短影音平臺上有許多粉絲的加州醫生布朗月中發佈短影片,指出從胰島素阻抗(insulin resistance)的角度來看,5種食物並不如想像中健康。
布朗說,食用這些食物會影響升糖,最終導致胰島素阻抗。報導指出,食用高升糖指數的食物會導致血糖快速上升,促使胰臟釋出更多胰島素來調節血糖,不過經常重複這個循環也可能引發胰島素阻抗,也就是肌肉、脂肪、肝臟細胞對胰島素的敏感性降低。根據臺灣醫事檢驗學會一篇報告,胰島素阻抗是高血壓、第2型糖尿病、甚至是癌症的風險因子。
布朗示警的第一種食物爲果汁,她說部分果汁的含糖量和一杯汽水一樣多;此外,果汁的纖維量也不如一整顆水果。
出乎意料的是,布朗示警的第二種食物正是水果,她說現在的水果、甚至是蔬菜,本質上和很久之前的完全不同了,「(過去)多數都很小,充滿纖維,而且不會太甜,但現在的水果太瘋狂了,它們被改良得更大、更甜、纖維含量更少,這些都會影響我們的血糖」。
她更點名芒果、鳳梨、香蕉、葡萄的含糖量非常高,應該被視爲「甜點」。
第三樣是燕麥奶。布朗稱,光是一杯無糖的燕麥奶就有16克碳水化合物,而且許多品牌的燕麥奶都含有防腐劑、乳化劑及增稠劑。
第四樣爲燕麥片。她說盡管燕麥片爲低升糖食物,不過有些種類的燕麥對於正在控制血糖的人來說並不理想,特別是含糖的燕麥片。她說燕麥片廣受推崇的原因是含有豐富的纖維,例如一杯燕麥含有8克纖維,但同時也有62克的碳水化合物,「這並不值得」。
布朗建議喜愛燕麥的民衆換吃鋼切(Steel Cut)燕麥,並且避免食用含糖、調味過的即食燕麥。鋼切燕麥是燕麥去谷後切成兩三段,加工步驟比傳統及即食燕麥更少,膳食纖維含量最高,但需要更多的烹煮時間。
布朗最後建議民衆避免單吃米餅,她說米餅的低卡路里雖然吸引人,但是缺乏膳食纖維,碳水化合物含量也很高。民衆若仍想吃,她建議可搭配酪梨或堅果醬,能增加更多脂肪、蛋白質及纖維。
布朗的影片上線10天來已吸引超過130萬人次觀看,不過不少網友吐槽:「到底還能吃什麼?」
針對網友熱議,布朗後續再發布影片,建議民衆可換吃5類食物,包括喝果汁時,換成吃整顆水果,例如想喝蘋果汁時,換成吃整顆蘋果,能夠吸收更多膳食纖維;比起鳳梨、香蕉、葡萄,她更建議民衆食用蘋果、藍莓、草莓等水果;此外,比起燕麥奶,她建議民衆改喝無糖的杏仁奶、椰奶。
加州亞裔友臺議員羅達倫 角逐2024聯邦衆議院選舉
2023 年 12 月 5 日
全球新聞
No Comments
Ernest Stuart
加州亞裔友臺議員羅達倫 角逐2024聯邦衆議院選舉
辣妹和闺蜜的弟弟有个秘密
美国狂升息!寿险8月仍按兵不动 连三月不升
加州州衆議員羅達倫(Evan Low)今天正式遞件角逐伊蘇空出的聯邦衆議員一職,外界預估年輕將是他的一項優勢。(圖/ 中央社)
80歲的美國民主黨聯邦衆議員伊蘇11月宣佈不再尋求2024年連任,引發矽谷政壇動盪。加州州衆議員羅達倫今天正式遞件角逐伊蘇空出的聯邦衆議員一職,外界預估年輕將是他的一項優勢。
二哈受困下水道「笑超開心完全狀況外」 30分鐘後脫困嗨翻狂叫:幹嘛救我?
羅達倫(Evan Low)擔任加州衆議員近10年,選區在亞裔選民衆多的矽谷。他是加州議會亞太裔小組主席及科技與創新小組創始人,在政壇十分活躍。現年40歲的他,今天確認將投入2024聯邦衆議院選舉,正式前進國會大廈。
今年副總統賴清德出訪友邦過境舊金山、及國民黨總統參選人侯友宜訪問舊金山,羅達倫皆親自出席僑宴,並表示希望再度率團訪臺,展現對臺灣的重視。
《其他股》北美区拉货 美(吉吉)11月营收月增逾3成
被視爲民主黨後起之秀的羅達倫,政治動向向來受到外界關注。在位30年的美國民主黨聯邦衆議員伊蘇(Anna Eshoo)11月宣佈不再尋求2024年連任後,外界就盛傳羅達倫將角逐伊蘇的空缺。
羅達倫的投入,使得代表加州第16選區的聯邦衆議員席次競爭更加激烈。在羅達倫之前,前加州州參議員西米提安(Joe Simitian)、前聖荷西市長李卡多(Sam Liccardo)、出身矽谷高科技界的庫瑪(Rishi Kumar)及投資家柏恩斯坦(Bernstein)都已遞件。羅達倫空出的州衆議員一職也已出現多位競爭者。
羅達倫出生美國南灣大城聖荷西,在加州政壇耕耘至今已有17年。他26歲時獲選爲加州坎貝爾(Campbell)市長而創下歷史,成爲全美第一位公開同志身分、最年輕的亞裔市長,擔任州衆議員期間力倡各項平權法案。
美國將於2024年舉行大選,除正副總統外、衆議院435個席位、及參議院100個席位中的33席都將進行改選。(編輯:韋樞)1121205
重现LA. BOYZ 型男黄立行走钟成大叔
京都人不忍了!游客注意 即起「禁带大件行李搭公车」
全球